郝派西河大鼓有着很多的第三代传人。如郝秀琴、郝秀兰、郝秀芝、郝秀云、郝秀苓、郝秀湘、郝秀敏等等。但最引人瞩目的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则是郝艳霞的六女郝秀洁。
郝秀洁12岁就随母学唱西河大鼓,在郝艳霞的教育下,她的吐字行腔,板槽节奏,有板有眼,唱得有模有样。15岁时加入了工程兵文工团。这儿值得插一笔的是,秀洁的五姐郝秀湘也在17岁时与郝秀洁一同加入了工程兵文工团。姐俩一个唱单弦,一个唱西河,因为受家庭薰陶,本身天分也好,演唱极受部队兵士的欢迎。其时姐俩在艺术上可以说是难分伯仲。而郝秀湘在三军汇演中还取得过奖项。惋惜的是姐俩从部队复员进入天津曲艺团今后,郝秀洁依然是西河大鼓艺人,而郝秀湘刚开始也被派往沈阳跟她的四姨学唱跟郝艳霞风格不同的西河,但今后却渐渐变成了“官儿”。虽然“官儿”也需求人来当,并且当个好官儿也的确不容易,但天津的曲艺舞台上,郝家的西河大鼓队伍中究竟少了一位有或许成为人物的艺术家。
她在承继郝派西河大鼓艺术的基础上,不以长篇西河为主,而是以短篇西河兴起于曲艺舞台。她的演唱风格杰出,色彩鲜明。给人以新鲜、洒脱、流通、热情洋溢之感。原生态的西河大鼓因为源于乡村,乡土气息及其方言特征显着,也往往具有粗暴的演唱特征。郝秀洁在承继其母郝艳霞的细腻之外,又能够博采众家之长,运用京音京字演唱,形成了华美流通抒彩浓郁的城市化了的西河大鼓艺术。她安身传统,长于移风易俗,在西河大鼓的艺术创作中,长于掌握和寻觅从郝艳霞那里承继下来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认识最佳的符合点。她演唱的《百鸟衣》、《孙武练兵》、《相马》等新曲目,新腔新调都是根据内容的需求而精心设计的。在《百鸟衣》中化用了民歌,《相马》中使用了传统手法赋赞,《孙武练兵》则是簇新的唱腔。但不论音乐资料来自什么地方,听起来依然是神韵十足的西河大鼓,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