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边县公安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将政策理论学习作为加强班子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推动工作发展的有力抓手,着力在内化、固化、转化上下功夫,为全县公安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为公安队伍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
领导带头示范。靖边县公安局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着力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打造成学习“排头兵”和“模范班”,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6次,层层传递学习效能。同时,将政策理论学习作为“班子工程”,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学习内容,以机关学习为载体,采取局领导领学、所队长授课、业务骨干讲解的方式开展集中学习44期,充分的发挥头雁效应,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让理论学习在全县公安机关上下蔚然成风。
制定科学计划。每年初,根据公安工作实际和上级要求,统筹安排年度政策理论学习,按月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授课单位、学习重点,严格落实“七有”(有计划、有资料、有记录、有笔记、有心得、有周报、有成果)和“四落实”(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制度,将内容细划落实到每周,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切实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重点、周周有安排,推动政策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
瞄准学习要点。紧扣“三个重点”,及时来更新学习材料,慢慢地增加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学习习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慢慢地加强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重点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准确领会和把握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县的部署要求上来。重点学习业务知识及上级公安机关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征程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严格考勤考核。采用签到、签退制度,对集中学习进行严格考勤。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民辅警每次学习的参与情况、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等,全年民辅警出勤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将理论学习表现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评优评先挂钩,帮助优秀学习型年轻民辅警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全面激活民辅警干事创业新动能。
专家讲座与内部研讨结合。定期邀请法学专家、党校教授等举办专题讲座,解读最新政策法规和理论前沿。同时组织内部研讨,民辅警结合工作实际交流看法,促进知识消化。全年共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公安大讲堂等各类讲座11期,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贯通融合线上线下学习。线上自主学习注重运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等资源,确保学新学活、融会贯通;利用公安内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推送学习资料和学习动态,激发民辅警学习积极性。线下集中学习重视交流研讨和现场调研,着力把情况摸准、把思路谈清,不断延伸学习触角,结合视频教学等丰富形式,增强学习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现场教学体验。利用我县及周边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和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开展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案例式学习。以红色基因铸魂,组织400余名党员民辅警代表赴小河会议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郝家桥革命旧址、绥德革命纪念馆等地,接受红色教育,感受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以廉政警示教育为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6次,观看《被股票套牢的认识》《警钟》《警服变囚服》等警示教育片40余场次,组织500余人赴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筑牢拒腐防变底线和廉洁从警底线。
典型案例剖析。从近期办理的刑事治安案件中,用尽心思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从接处警、受立案开始到案件办结全过程,深入剖析案件定性、证据收集、法律适用、执法程序等方面存在的明显问题,教育民警吸取经验教训,注重法律适用条件、强化程序意识,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从实践角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聚焦公安主责主业,突出“三个结合”,深化理论思考、剖析短板难题,谋划部署工作,深入基层调研,树立从理论联系实际到切实转变作风的鲜明导向,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向实际在做的工作成效转化。
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党纪学习教育、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起来,综合政工、纪检、督察、法制、信访等监督手段,紧盯“车枪酒赌毒密网”等关键环节,检查基层所队216余次,现场纠正问题19个,责令限期整改18件,提出督察建议34条。深入开展队伍管理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动态掌握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及民辅警人岗相适情况,运用“三项机制”调整使用干部33人,轮岗交流民辅警173人。建立风险隐患管理台账,实行月分析研判报告制度,做到“早预知、早预判、早预警、早预防”。
围绕全县公安机关重点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开展学习,自觉把公安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融入到平安靖边建设中统筹推进,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6.1%、12.8%,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助企纾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主动深入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组织调研,推出“项目警官”制,适时开展治安巡逻、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和综合治理工作,对涉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快结”,全年共破获经济类案件14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万余元。严格落实“放管服”,推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实行“跨省通办”“一窗办”“预约办”“特事特办”等便企利民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300余次错时延时服务,开辟50余次绿色通道服务。
坚持把理论学习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焦点问题,深入开展“破小案暖民心”“昆仑2024”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推动“党务+警务、网格+警格、民警+义警”协调治理模式,成立“张家畔、东郊、西郊、新庄”4个“义警”服务队,赋予121名优秀网格员义警身份,选派32名民警到村(社区)“两委”班子挂职,不断推动落实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建成了3个暖心会客厅,打造了“景茶调解室”“老张说和事”等各具特色的纠纷调解室、警民联调室,开展入户走访群众2.2万余人次,反诈宣传1.6万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余起,合力解决了一大批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构建“巡特警巡线、警务站守面、警务室守点”立体化巡防体系持续深化“三见警”,全方面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25%、22.72%。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优势,运用“线上+线下”双巡防模式抓获嫌疑犯56名,救助群众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