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报-我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唐琪)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各地依照《教育强国建造规划大纲(2024—2035年)》的要求,纷繁出台“中小学生每天归纳体育活动时刻不低于2小时”新政,引起社会广泛注重。“党和国家分外的注重青少年体育训练和身心健康,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园展开体育作业供给了清晰的辅导方向。”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说,“但在底层调研中咱们得知,方针落地还面对一些困难。”
从调研中,杨善竑了解到,主体问题一是师资、场所缺乏。一些校园体育活动设备不完善,缺乏以满意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部分校园受师资、资金、场所等约束,无法保证一切班级每天一节体育课。二是体育课程设置偏少。依照现行的责任教育、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小学1—2年级每周4节,3—9年级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上、下午各开设一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课程设置很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归纳体育活动时刻不低于2小时,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
此外,“2小时”新政出台后,一些家长表达了“不理解”的观点,忧虑在校体育时刻长会影响孩子学业。这也是杨善竑在调研中感触显着的观念方面的阻力:“社会上传统教育办法的理念没有彻底改变。部分家长‘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传统教育办法的理念仍然存在,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体育训练和活动。”
一是添加体育课课时。修订课程计划,清晰责任教育阶段校园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至少安排3节体育与健康课。课程内容可结合学生年纪特色和兴趣爱好,规划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包含球类、田径、游水、体操等。
二是清晰时刻要求。规则中小学生每天归纳体育活动时刻不低于2小时(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及校外体育活动),其间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大课间活动、每次活动时刻不少于30分钟,课后服务时刻规则除体育爱好者可参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其他学生都要参与不少于20分钟的体育训练,鼓舞校园安置家庭体育作业,可要求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训练,比方每周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除了对教育部门的主张,杨善竑提出,还要充沛的发挥社区体育活动功用。主张引导社区为学生供给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和设备,鼓舞学生参与社区安排的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
“还要加大财政投入,从师资训练、场所器件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赤贫的当地的校园体育作业投入支撑力度。”杨善竑说。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